“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改革和创新,助力大学生数字创意、设计实践、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竞赛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榜单及2025年入选《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与设计大类竞赛指数)》目录等的重要高校赛事,承担起引领高校相关专业学子在智能科技与创意设计交融的前沿领域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业及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使命。
经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现正式发布“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大赛通知。本届竞赛将继续秉持“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的竞赛宗旨,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发展。
为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参赛并获得佳绩,学校特举办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承办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一、参赛对象
1. 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各类在校生均可参赛。
2. 近5年及以内毕业生的大学生初创团队(工作室),可参加报名参赛“指定命题”。
3.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国外高校在校学生和国内高校外籍留学生,不限专业可报名参加国际赛道,具体要求见官网国际赛道专项赛道通知。
4. 竞赛为学生团队参赛形式,每个参赛团队不超过5名学生;
4. 为方便赛事组织及安排,各参赛团队需指定1-2名指导教师或研究生作为小组组长)。
5. 为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科、专业及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竞赛特别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校组队,但共同完成的参赛作品将进行统一评奖。
二、竞赛内容
赛题分为“指定命题”和“自主命题”两大部分。
(一)指定命题
指定命题围绕国家对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结合地方政府的发展新趋势,以及行业与产业在技术创新、场景变革和业态更新方面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设计了以下7个类别:
1. “元宇宙及科幻+”数字作品专项赛道
2. AIGC类数字创意作品创作
3. “红色之旅 追梦铸魂”专项赛道
4. “乡村振兴 科创赋能”专项赛道
5. “民族文化 创新表达”专项赛道
6. “科技+创意,讲好中国故事”专项赛道
7. “虚幻引擎(UE)作品创作”专项赛道
(二)自主选题:
可自主选择作品开发平台及作品主要内容,但作品主题须围绕“智能改变生活”和“创意提升品质”。本届竞赛,“自主选题”作品类型及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11个类型:
1. 虚拟现实VR与游戏
2. 移动应用开发
3. 影视与动漫设
4. 智能产品设计
5. 人居环境设计
6. 数字艺术表现
7. 数据可视化
8. 电子图书绘本设计
9. 智能软硬件创意作品
10. 微信小程序应用
11. 其他(不能明确归属各类自命题的参赛作品)
三、赛程安排
序号 | 日程安排 | 活动安排 | 赛程安排 |
1 | 2025年9月21日24点截止 | 大赛报名、提交参赛作品 | 参赛团队通过www.cmit.cn 或 mit.caai.cn,登录竞赛官网完成参赛注册及提交参赛作品 |
2 | 2025年9月22日-9月26日 | 竞赛校赛/初评 | 本竞赛各参赛学校根据参赛作品质量择优推,校赛推荐不超过40%的校赛总作品数量作品进入赛区赛。 |
3 | 2025年9月27日-10月10日 | 赛区赛评审及名单公示 | 评审专家通过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材料(含参赛文档说明、作品图片说明、5分钟以内的作品展示视频等)进行评审资格。 |
4 | 2025年10月11日-10月13日 | 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 | 所有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团队,必须安排至少一名成员参加现场竞赛作品的路演和展示,未安排团队成员参加现场总决赛的团队将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
5 | 2025年10月24日-10月26日 | 全国现场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 全国现场总决赛地点:中国哈尔滨,参加现场竞赛作品的路演和展示。 |
四、作品提交要求
(一)提交材料:
1. 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作品的创作过程、运行截图等方面5-10张图片(JPG格式)。
2. 作品展示视频(5分钟以内,重点围绕作品创意、设计方法、技术创新进行说明,并对最终作品进行展示)。
3. 作品介绍文档(包括:作品开发平台、主要软件、操作方法及作品的亮点与特色)。
(二)作品要求:
1. 所有参赛作品要保证提交的文件能够在播放设备上正常运行,如有特殊的播放要求,请在参赛表备注栏中注明。
2. 漫画类型:作品1-3幅为一组,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CMYK,最小规格不低于A3大小,分辨率300dpi,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
3. 视频类型:时长不超过15分钟(包含片头、片尾),画幅宽高比16:9,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格式为MP4,应配有中文字幕,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300M,系列作品不超过3件。
(三)特别说明
1. 参赛队的参赛内容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有关指导教师和高校的责任。
2. 凡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凡有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不得参赛;与企业合作即将对外发布的产品不得参赛。
3. 凡是已经获得其他赛事奖项的参赛作品不得参赛,一经查实将取消该作品所有获奖奖项,并在竞赛官网及参赛团队所在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五、其它事项
1. 赛事详细信息见大赛官网:http://mit.caai.cn
2. 校内联系方式:QQ群-常工院-数媒竞赛交流群/977588600。
附件1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通知.pdf
附件2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参赛指南.pdf
附件3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评分标准及奖项设定.pdf